连续两年,深圳市人大代表朱玉童都向人大建议,龙华民乐社区需要增加一所中学或九年一贯制的学校。今年5月底,龙华新区管理委员会给予朱玉童的答复是:民乐片区法定图则里,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规划用地。对此,朱玉童给出了“不满意”的评价。
“龙华民治街道民乐社区最接近梅林关,人口密集,大型新楼盘扎堆,竟然没有一所中学,学生必须到很远的学校上学,规划严重滞后和不合理。”朱玉童日前对深圳商报记者说。
当大多数家长担心小孩“能不能上名校”时,在深圳的南山、龙华和龙岗布吉等新楼盘扎堆的个别片区,家长却开始担心孩子“能不能上公立学校”,甚至近期有了“母女跪求学位”的极端案例。
繁荣的房地产市场,将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原特区外地区。但是,一个接一个的商品房小区建成后,旁边规划的学校却迟迟未见动工;甚至,连学校的规划都没有。
大盘已扎堆,不见有初中
朱玉童介绍说,自从2009年丹堤实验学校收归政府成为公立学校后,民乐片区实际上就没有初中,最近的中学是几公里外的潜龙学校,即使开车也要二十多分钟。潜龙学校的学位毕竟有限,安排不到学位的,就要到更远的牛栏前学校就读。
“公办学位根本不够,牛栏前学校是民办的,政府购买的学位。很多家长向我诉苦,梅林关车水马龙,甚至地铁也难挤得上,每天来回接送,十分辛苦。有家长干脆就到市区买学位房。”朱玉童说。
在龙华新区给朱玉童建议的答复中,也承认“民乐片区人口密集,学校等公共配套严重不足,辖区内仅一所公办小学和一所民办小学,上学难一直都是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,尤其是初中问题。”但是,新建一所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,龙华新区却表示“无法启动”,因为民乐片区的法定图则里,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用地。
近几年,龙华新楼盘扎堆,最接近梅林关的民乐片区,也一直是购房者青睐的地段,而且几乎都是上千户的大型楼盘,例如溪山、万科金域华府、星河丹堤、书香门第、丰泽湖等,最近在售的星河盛世也是房源超过2000套的大盘。“民乐社区的人口已经接近20万,竟然没有一所中学,说明规划已经出现严重问题。”朱玉童说。
虽然龙华新区也表示,会和规划国土部门协调,调整规划,尽快启动学校建设。“等待政府部门规划调整或许遥遥无期。”朱玉童说,目前只能在丹堤实验学校“挖潜”,扩建初中部分,龙华新区负责教育的工作人员近日也表示,将会对此进行调研。
房子建得快,学校一再拖
“其实政府的规划里,是不会缺学校的,但是,却往往一拖再拖,学校迟迟不建。规划没有落实的现象,太常见了。”深圳知名地产评论人弓鸣对深圳商报记者说。
一般来说,城市开发的顺序,一般都是住宅在先,有了人气后,再建商业以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。“但是也要注意建设的节奏,如果一个片区住宅开发后,三五年都没有配套,那就有问题了。”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如是说。
龙华的新楼盘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在深圳都能排在前列;但龙华的公共配套设施,诸如学校、医院、图书馆、道路建设等,却被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是“郊区中的郊区”。
“我来龙华6年了,除了每年冒出几个明星楼盘,其他方面一直没太大变化。”深圳中原地产住宅部执行董事李志强说,学校少,上学难,在该片区已经持续多年,而居住人口却越来越多。
深圳商报记者留意到,“龙华新区政府在线”的网站上,在社情民意的3封公开的市民来信中,咨询规划学校何时建成的,就有两封,分别是鹭湖国际居住区规划的小学以及书香小学。有关工作人员答复称,前者还在前期调研阶段,后者今年5月封顶,9月开学。还有一封来信,就是希望政府尽快利用空余土地,建设医疗、教育等公共设施。
近日,龙华新区表示,已经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学位申请材料初审工作,发现全区学位缺口达3920个,其中小一学位缺口2629个,初一新生学位缺口1291个。上述学位缺口,拟向民办学校购买。
新楼盘建得太快太密,导致局部学区学位紧张,同样出现在大运会概念催热的龙岗房地产市场。家住龙岗布吉的钟女士今年儿子申请小一学位,虽然是深户,但由于是租房,差点连普通的公立学校大门都进不了。“以前这一带都是荒山野岭,但2005年以来,布吉的新楼盘越来越多。但是买房的人,大多数又是非深户,今年龙岗小一招生政策调整后,像我们这种深户无房的,基础分就比非深户有房的,低了整整10分,一下子几乎被甩到最后了。”
为了缓解楼盘过多带来的学位压力,龙岗教育局今年一个新措施,就是在个别楼盘密集的学区,规定每套住房只提供一户住户符合条件的孩子入学,即该户入读孩子没有从该校毕业以前,该户住房资料不允许作为其他户孩子的申请学位资料。试行学校包括中心城实验学校、布吉可园小学部、中海怡翠学校初中部等8所学校。
拔高容积率,更新有软肋
被关注的是容积率,被忽视的是教育配套。谈到眼下的城市更新,英联房地产估价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星慧表示:“城市更新项目容积率几乎都会拔高,导致人口密度增加,土地功能支离破碎,甚至找不到建公共配套设施的土地。”
学校这样公共配套设施,为何会陷入无处容身的窘境?
宋星慧解释说,根据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》,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接近或达到1.5万时,需要配建一所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,开发商往往和城中村集体股份公司合作,如果项目规模没有达到配建学校的1.5万人口,可以不建学校。但到了后期,开发商总会以各种理由,诸如成本过高、保证村民利益等,申请提高容积率。结果,一个个高密度的大型楼盘扎堆,但却没有一个配建学校。
“这导致了包括学校、医院、道路等大量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,最后都留给了政府。到了此时,在该片区,政府已经没有土地、甚至也没有资金启动公共设施的建设。”宋星慧分析说,未来只能通过严控项目的容积率以及新楼盘的开发数量,并且在其他片区寻找土地建学校。
龙岗区教育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,称房地产项目的报建手续不会通过教育部门,也很少征求教育部门的意见。
实际上,建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和土地,也属于不同部门管理:即使区财政部门有钱,但土地却需要市规划部门配合划拨,就像龙华民乐社区的初中,在法定图则里没有规划用地,区政府也只能表示“和规划部门协调”。
宋星慧表示,在城市更新过程中,由于项目的容积率可以更改,各级部门更要紧密沟通协调。“当区政府觉得一个片区脏乱差,便会向市政府申请改造,但城市更新时开发商又申请提高容积率,否则成本过高无法改造,规划部门只能批准。最后,新楼盘建成了,人口密度增加了,却带来一系列包括学校、医院、公共活动空间等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。”
本文来源于:http://news.dichan.sina.com.cn/2012/07/11/5250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