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纳20年,回忆和朱老师的那些事!
摘要:
采纳马上20周年,要写软文,庆贺一下,不想说些冠冕堂皇的大话,进采纳这么多年,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,朱老师经常说一句话:不变应万变=坐以待毙,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!
提起变革,我想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中国的近现代史了,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,《南京条约》签订,清王朝节节败退,可以说是国破家亡,民不聊生。
晚清的悲惨历史,归结其原因,可以说是数不胜数,然而核心原因在于——思想的守旧,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、“师夷长技以自强”、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、“尊孔复古”……居庙堂之高的一群腐儒大臣,企图通过腐朽的封建思想,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政府,其结果可想而知了。
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,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,历史如此,当今的社会环境,亦是如此。
1000年前,有谁能想到嫦娥三号探测器早已登上月球了吗?
100年前,有谁会想到狄德罗的《百科全书》已经被一台能联网的电脑所取代?
10年前,有多少人上淘宝网购买自己心仪的服装呢?
5年前,有多少人用过智能手机呢?
就在现在,估计还有人在学习怎么用uber叫车去参加约会呢……
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,守株待兔,掩耳盗铃,只能是被认为更加的愚昧与无知。
朋友们,一切都在变,你有什么理由不改变呢?
又是历史,又是诗词,还有一堆排比句,我想,你们看的都快睡着了吧,那就聊点别的事吧。
采纳马上就成立20周年了,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,回想采纳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,走到今天,取得的业绩,着实不易。
为了采纳的成长,朱老师可以说是费尽心血,忙完客户的事情又要忙公司的事情,直到今时今日,为了采纳,他一直都是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记得自己写《潘高寿营销战略》时,发给朱老师审核,朱老师都是要忙的凌晨2-3点才有空,打电话给修改意见时,我早已经在梦周公了。
说到采纳的变革,这些年真的是太大了,与其说变革,不如说是学习的过程,从最初的帮客户出点子,到后来的品牌、产品、整合传播,乃至今天的营销3.0时代的发展,一直都是不但学习,不断变革的过程,现在想想,如果没有朱老师的不断学习,不断的变化,在深圳的这篇热土上,估计已经没有采纳的身影了吧。
“唯一不变的是改变”,朱老师一直都在这么说,其实,仔细想想,一个200多人的团队,四家分公司,要想转变观念,一直向前,做营销界的领头军,难度可想而知,这些年,采纳一直努力并践行着。
每每想到朱老师,语重心长的劝导我们要学习、要改变,现在都有着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,这些话不像是一个老板对员工说的,更像是一个老师殷切的希望自己的学生早日成才的渴望。
采纳发展到今天,20岁了,我想说的是,这是必然。一个愿意学习的公司,一个求变的公司,有什么理由不腾飞呢?
有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太平凡、平庸、平淡了……每个人都用着相同的iPhone,开着相同的奔驰,然后上班、下班、工作、堵车、回家,虚与委蛇的回应着客户……
然而在这看似循环的生活中,却也酝酿着巨大的改变,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,有可能是一日三餐、相守一生,也有可能是成为一个明星、一个作家,甚至是国家领导人,许多的小目标、支撑着大梦想,也在改变着这个世界。
这个世界的未来,就是不断变革发展的未来。
不变应万变=坐以待毙。
而采纳,也将面临着它30岁,40岁……乃至100的生日。
谨以此文,献给朱老师,献给采纳的战友们,献给采纳20周岁的生日。